弦歌不辍,求索不止;沿波讨源,立达新生——血脂代谢风险管理病例赛顺利落幕 | CCMC 2022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北京同创医学发展基金会及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CCMC)、暨第五届金陵心血管病大会(JLCC)、暨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年会于11月04日在南京、北京两地正式召开。
11月05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发起、众多心内科专家共同参与的"立达新生,脂为健康——血脂代谢风险管理病例赛"云端决赛圆满落幕。在本场精妙绝伦的赛事中,众多优秀的青年临床医生及学科领域的专家通过病例分享,交流疾病诊疗经验,为ACS患者血脂代谢风险管理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大会主席唐熠达教授在开场中指出,随着介入、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应用,ACS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但存活患者的远期治疗问题仍然棘手。如何严格控制血脂,减少ACS患者远期复发事件,是所有心血管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和挑战。"立达新生"项目自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多省市多家医院的广泛支持,累计35家医院参与,遍布全国11个省市,共收集到158份优秀病例。项目实施以来,众多学者、专家通过云端讲演的方式密切交流,为ACS患者血脂管理提供了珍贵的临床经验。
随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鸣教授对 "立达新生,脂为健康——ACS血脂代谢风险管理"项目作总结报告。崔鸣教授指出,基于立达新生项目病例观察研究发现:
1、近七成ASCVD 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入院前未使用降脂药物,血脂管理亟待加强;
2、患者院内即接受阿利西尤单抗+他汀为基础的降脂方案,随访8周后LDL-C的平均降幅达到64%,安全性良好;
3、波立达®助力LDL-C达标且降低近期ACS患者MACE风险15%,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5%相关,可考虑院内起始联合,加速血脂代谢风险管理。
力行躬身,入木三分
——优秀病例实践分享
本场比赛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及四川省人民医院陶剑虹教授担任主持。参选优秀病例分享的嘉宾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朱丹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梁春坡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俊杰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沈运丽教授。同时,围绕四位讲者的报告,众多与会专家参与点评,各抒己见。
病例一:朱丹——血脂代谢风险管理一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朱丹教授分享了《血脂净化序贯以PCSK9i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例》。本例患者被确诊为"1、高脂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证;2、2型糖尿病;3、他汀不耐受",朱丹教授在总结患者诊治的经过后提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在冠心病的患者中存在一定的检出率;血脂净化治疗是降脂的"终极武器",结合降脂药物序贯治疗,临床获益更多;阿利西尤单抗(PCSK9i)可降低FH患者的LDL-C,治疗效果与致病基因突变相关。
专家点评
病例二:梁春坡——曾经那个少年如今有何改变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梁春坡教授分享了《ACS合并代谢综合症一例治疗经验分享》。梁教授介绍了本例患者从"翩翩少年"变作"油腻大叔",经过规范化诊治后回归风度翩翩的历程,引发了几点思考,即患者的发病年龄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联、饮食及作息是否健康/规律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合并症的处理原则等。在本案例中,梁教授在预估最大剂量他汀类治疗后LDL-C无法达标的情况下,直接启用了PCSK9抑制剂。在后续的随访中,患者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其他指标均得到改善。对于干预的起点和终点,梁教授也颇有感触,"我们总在ACS的下游挽救病人的生命,如果我们在事件发生前就干预,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专家点评
病例三:杨俊杰——ACS患者的强化降脂治疗与随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俊杰教授分享了《ACS患者的强化降脂治疗与随访观察一例》。本例患者相对年轻,入院后首先使用他汀类+依折麦布降脂治疗,2周后开始使用阿利西尤单抗强化降脂治疗,出院后维持治疗、门诊定期随访。总结本例患者的诊疗经过,杨俊杰教授认为年轻ACS患者的病情急重,预后不良;应当重视治疗效果与功能学、组织学表现的一致性;强化治疗的同时,仍需注重非传统危险因素;PCSK9i对ACS患者强化降脂的效果显著;强调启动PCSK9i治疗应当早期、长程。
专家点评
病例四:沈运丽——高风险ACS患者血脂管理实践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沈运丽教授分享了《高风险ACS患者血脂管理实践》,该病例为STEMI合并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脂,属于ACS合并高风险因素人群,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无法达标(<1.4mmol/L且降低50%),沈教授认为需尽快启动PCSK9i治疗。基于现有的循证依据,选择阿利西尤单抗作为降脂主力军,实践证明可快速促进LDL-c达标, 并显著降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专家点评
经过评审专家的商议与评分,最终拟定了本次"立达新生,脂为健康——ACS血脂代谢风险管理病例赛"的决赛获奖名单,分别是:
一等奖 朱 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二等奖 沈运丽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等奖 杨俊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梁春坡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本场决赛,四位讲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临床实践中不同年龄段、不同合并症以及初始降脂策略各异的患者情况,并展示了个体化诊疗策略和随访管理经验。四川省人民医院陶剑虹教授代大会主席唐熠达教授作总结发言,特别指出其中有关于PCSK9i应用的讨论,鼓励更多医生对PCSK9i的早期应用,及持续应用。此外,陶教授认为波立达®的降价和目前医保政策的亲民对未来阿利西尤单抗的可及性、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有所助益。他表示PCSK9i的推广将会引领临床工作者进入"他汀+"时代。
最后,本次大赛的圆满落幕有赖“立达新生”项目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也感谢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及赛诺菲中国的大力支持。期待今后在ACS患者血脂管理方面的更多合作和建树,为患者的近期和远期良好结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