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主动健康 - 心脏康复与运动治疗论坛完美收官 | CCMC 2022
11月5日下午,心脏康复与运动治疗论坛在线上如期举行。论坛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顺霖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幕,北京医院汪芳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裴作为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威教授作为共同主席主持论坛。
近年来肥胖发生率迅速增加,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千丝万缕。北京医院汪芳教授以"肥胖与心力衰竭新启示"为题,讲解了肥胖的患者如何应对心力衰竭。汪芳教授指出,需要应用体质成分分析体内脂肪及肌肉的含量情况,对身体情况精准评估。而脂肪含量异常升高和脂肪分布异常增加了肥胖相关心力衰竭风险,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甚至增加心衰患者死亡风险。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肥胖患者的死亡风险,减重可以使肥胖合并心衰患者获益,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帮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顺霖教授以"糖尿病患者的训练,有氧还是抗阻"为题,首先介绍了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运动、阻力训练等定义。徐顺霖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性训练的意义,并强调躯干肌肉训练和呼吸肌肉训练的重要性,以提高摄氧量为主要目标。同时,徐顺霖教授通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际治疗案例,提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低强度有氧训练,高强度间歇肌肉训练等方式,辅助降血糖及建血压等治疗。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理解逐步深入。冠脉微循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以出现反复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等。北京医院汪芳教授以"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科学管理"为题,讲授了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及治疗手段均不足,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对于这种多因素参与,多个发病机制的病生理状态,中医药治疗往往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参与的方式,体现独特的疗效。其中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减慢肾脏微循环损害等。
讨论过程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威教授提出,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往往频繁出现症状,治疗效果差,导致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均较差。通过运动、体外反搏等技术,也能对药物治疗起到补充作用。而在诊治过程中加入中医辨证想法,中西结合寻找最适合药物治疗的病人,改善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主任魏文哲教授以"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的评估与实践应用"为题,介绍了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应用这个指标指导的训练模式。最大脂肪强度是提高健康人肌肉耐力和心脏泵血机制的最低负荷。魏文哲教授以丰富的实际应用经验,科学的理论知识,讲解了如何进行减脂训练治疗以及不同运动模式的减脂治疗效果。先进行力量练习,再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力量和减脂效果的提高。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赵之光教授以"配合运动疗法改善老年患者肌力的饮食要素"为题,介绍了老年肌少症的特点、疾病发病现状及疾病危害。在防治方面,可以通过运动干预及血流限制训练等改善老年人肌肉减少情况。另外,老年人存在营养不均衡。赵之光教授还讲解了如何科学的补充缺乏的营养素,提倡科学运动,合理营养。
两个小时的论坛涵盖了心脏康复与运动治疗领域当前的热点话题。各位教授从理论到实践、从机制到实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个话题内涵,精彩的讲课和讨论为与会专家和线上听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反响热烈。至此,本次心脏康复与运动治疗论坛圆满结束,期待来年再次相见!
(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周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