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炮打响",瓣膜病介入治疗实况专场跟踪报道 | CCMC 2022
11月4日上午,2022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盛大开幕,作为北京会场的"开门红",瓣膜病介入治疗实况专场不负重望,打响头炮!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主持下正式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汪宇鹏教授及冯新恒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作为共同主席主持论坛。
瓣膜病介入治疗实况专场的内容丰富,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心脏瓣膜病团队带来5场精彩的手术转播,期间还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汪宇鹏教授及冯杰莉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刘刚教授,围绕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全方位管理,包括MDT团队建设、影像学评估、术中操作细节、预防脑卒中等话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转播病例由刘新民教授进行讲解,这是一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I°房室传导阻滞病例,术后跨瓣压差消失,瓣周漏极少量,未见临时起搏器依赖,效果成功,堪称“教科书式病例”,场内专家也根据影像学结构特点,针对不同种类自膨式瓣膜的特点、型号以及释放过程中特点展开激烈讨论和交流。
近年来,TAVR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并走向成熟,为减少TAVR术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除保证术中操作轻柔、认真细致以外,脑保护装置的应用必不可少,有大量研究指出,TAVR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能显著减少TAVR术后卒中及死亡风险。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以“TAVR术中脑保护装置的应用”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指出:脑保护装置不增加器械相关并发症和风险,但并没有减少总体操作相关卒中,但致残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发作率明显降低。女性和使用自膨式瓣膜是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李捷教授还分享了我国使用脑保护装置的经验和数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接下来为大家展示了与血管外科医生合作完成的一例成功的经颈动脉入路TAVR手术病例。患者疾病特点是Type 1型二叶瓣、融合脊重度钙化、横位心合并股动脉严重硬化狭窄。刘先宝教授强调了经颈动脉入路TAVR手术需要全程调整、注意细节和配合,全程保证血压灌注,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卒中并发症。与会专家也针对经颈动脉入路TAVR手术的注意事项,包括角度调整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汪宇鹏教授就"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践和思考"这一话题,通过数个病案实例与参会者进行经验分享和讨论。汪宇鹏教授认为,全生命周期包括术前(术式筛选及瓣膜选择)、术中(TAVR手术即刻效果)、术后(远期疗效)。建议患者的管理需“从长计议”,秉承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例重度钙化的AS合并造影剂过敏患者,是一个高危、高难度病例。术前、术中需要更精细的准备。目前,零造影剂、超声引导下TAVR治疗仍具有极大的挑战,也是未来TAVR治疗需要努力的方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冯杰莉教授介绍了"超声心动图在TAVR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在TAVR介入术前,超声心动图在狭窄程度的评价、主动脉瓣形态及左心功能的评估是术前评价中的关键部分,在TAVR介入术中,超声心动图通过空间定位,快速获取心脏结构的数据,从立体角度对瓣膜结构及手术效果进行评价,不受取样角度的限制。可实时监测并发症,即刻进行评估,为手术保驾护航。在TAVR术后,超声心动图可监测人工瓣膜形态和功能异常,及时发现远期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汪宇鹏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例Type 0二叶瓣、升主动脉扩张、横位心、冠脉高风险的复杂AS病例,最终选用球扩瓣膜、采用down size减容策略,最终顺利完成手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与会专家也针对二叶瓣瓣膜类型的选择,再次强调二叶瓣downsize策略,对瓣膜位置释放的选择也进行了讨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刘刚教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了一例重度钙化Type 0二叶瓣的复杂AS病例,术中瓣膜释放后曾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最终通过回收后再释放、以及有效的后扩张,顺利完成手术,瓣膜形态满意,跨瓣压差明显下降,未见明显瓣周漏,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本场会议通过精湛的手术演示、内容丰富的专题讲课,为广大同道带来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围绕术中规范化操作、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管理、影像学评估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瓣膜病介入治疗实况专场在参会专家的热烈学术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为2022中国心血管代谢大会北京会场打响"开门红"!
(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邓湘宁)